剧情简介 “离国道351线200多米、旬老离进入芦山县城的人灾快速通道百余米、离林业产业园不足200米,后重当地流动人口至少数千人,旬老三五年后,人灾我们这里就是后重‘黄金地带’……”说这话的是芦山县思延乡草坪村街子口组年近八旬的俞洪祥。正是旬老这样的远见卓识,在重建家园中,人灾老人向儿子灌输商业思维,后重改修建纯住房为修商住两用房,旬老为今后发展做准备。人灾 在投资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后重情况下,为尽快把新房修起来,旬老俞洪祥悉数拿出积攒的人灾“私房钱”,并向家人表态:自己用退休工资包揽家庭开支,后重让儿子、儿媳安心在外挣钱。 瞄准商机 老人主张建商住房 俞洪祥的新家在芦山县思延乡草坪村侨爱新村的进出大道旁边。 “基础大梁底筋用的是直径25毫米的螺纹钢筋,浇柱用的是直径20毫米的螺纹钢,而且加了两道腰梁,钢筋用量超过民房建筑标准!”正在工地忙着扎钢筋箍的德阳建筑工人黄传勇说,这栋楼房基础打得牢固,采用全框架结构、全商业混凝土,整栋房屋21根浇柱,从脚底到地面,浇柱直径超过35厘米……俞洪祥说,6间总占地270多平方米的房屋,就基础钢筋和首层地面钢筋已经超过5吨。 说起建房,俞洪祥很激动。“修房子要把眼光放长远,要注入商业思维。”老人年近八旬,但商业意识却很强。俞洪祥家的老房子离新修的国道351线200多米、离进入芦山县城的快速通道百余米、离芦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林业产业园不足200米,并且紧挨草坪村侨爱新村。这些项目建成后,流动人员将有数千人之多,两三年后,这里就是“黄金口岸”,商机无限。 修房前,一家人召开坐谈会,俞洪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子余万亭,建房不光解决住宿,要认准本地优势,着眼未来,抓住重建机会,建一栋商住房,发展家庭经济。在家庭会上,俞洪祥的想法全票通过。 资金不足 老人倾其所有支援 “我吃过经商的甜头!”20多年前,俞洪祥因病退休回到村里。当年,草坪村还没有商店。俞洪祥瞄准商机,发挥房多地盘宽的优势,办起经销店,从事商品批发兼零售生意。他到雅安和成都批发货物回家销售,一个月能赚上千元。等开经销店的人多后,俞洪祥又兼营生产资料。 经过预算,修房需要花费近70万元。“先借钱修,以后再慢慢还!”老人算了一笔账,儿子和媳妇每月收入上万元,债务要不了几年就能还清。为支持儿子修房,俞洪祥除拿出所有积蓄外,还用每月退休工资负责家庭开支,让儿子和媳妇专心在外挣钱。 3月22日,新房破土动工。在建筑单价上,俞洪祥没与施工队讨价还价,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建筑质量。为此,双方签订了合同,每个工序都有质量要求,老人按合同约定严查质量。 采访当天,来自德阳的施工人员正在扎底层钢筋,老伴雷述珍正拿着砖刀剔砖,她说,能用的材料尽量用上,节约一点是一点。俞洪祥家的新房主体工程预计八九月完工。 记者 彭加权